商学院
首页学院概况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群团工作下载中心书记院长信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企合作实例>>正文

打造 “内置共同体”式实训基地,共铸医药经管英才

 新闻来源:未知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5-04-09 12:19:49
    

  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要,高职院校都在寻找积极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方式。但目前的合作大多是学校有求于企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在目前尚无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情况下,高职院校如何寻找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是一个普遍面对的难题。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全国最早独立设置、浙江省唯一的一所医药类专科层次高等院校,行政隶属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学校秉承“厚德厚朴、励志远志”的校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深深认识到依托行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我校在校企合作理念和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与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内置共同体”式的校内实验药店和物流中心就是一次校企合作的成功尝试。

  1 合作背景

  多年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药经管类专业中的多门核心课程如《药店经营与管理》、《GSP管理技术》、《医药商品学》、《医药营销》、《医药企业管理》、《药品储运管理技术》等,由于缺乏医药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接受有“隔靴搔痒”之感,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在校内建设校企联合指导、学生轮流上岗的“内置共同体”式医药企业,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是宁波本土历史最悠久的医药零售企业,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历经90多年历史,已经发展成为宁波最大的现代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公司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合格的医药零售服务和管理人才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每年不仅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招聘和培养大批的医药人才,而且更要承担大量零售服务和管理人才流失之痛。近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联姻,将药店开进学校,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而且可以让学生提前在学校完成企业化训练,感受企业的文化,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从而解决企业的医药人才瓶颈难题。

  综上所述,建设“内置共同体”式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明大药房校内实验药店和物流中心是一个学校、企业双赢的项目。

  该实验药店和物流中心项目自2007年始严格按照GSP要求建成,于2008年2月28日正式营业,至今成果丰硕。

  
  图1 “内置共同体”式实验药店

  2 合作方式

  学校能不能、企业愿不愿以生产车间(场地、设施、设备)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下真情实景地实习,是学生能否通过实训实习有效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条件。基于校企双方的共识和需求,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和有关设施设备,将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和一个零售药店整体“请”进了校园,从而将教室、实训实习室、物流仓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内置共同体”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合作。

  为学校医药经管类专业中的如《药店经营与管理》、《GSP管理技术》、《医药营销》、《医药企业管理》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提供药店真实工作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同时作为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宣传企业品牌、培训企业员工特别是培养“准店长”的平台,并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合作内容

  3.1开创了“教学—实习—科研—生产经营—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准店长班”办学模式

  以培养“准店长”为目标,在这个内置的真实环境中,不但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的工学结合,而且有关的专业教师还带领学生一起研究药店店面布局与盈利、药店产品结构与盈利、医药消费者群体特点、药品进销存等药店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直接培养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创业管理能力。

  3.2共建共享专业师资库

  以“培养人才,服务企业”为目标,组建了由学校专业教师和具有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动态互补的十人专业师资库,该专业师资库既承担学生的培养任务,又承担企业职工的培训任务,校企双方相得益彰。

  3.3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双方共建了1900平米的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校内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该中心不仅承担了公司近100家连锁药店的配送任务,而且承担了学校《药品储运管理》、《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药品保管与养护》、《GSP管理技术》仓储部分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图2 学生在校内实验药店实训

  共建了140平米的实验药店,不但拥有了学校近7000名学生和近400名教职工的医保药品市场和相关产品市场,还承担每天3批9个学生的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药店经营与管理》、《医药商品学》、《医药消费行为分析》、《GSP管理技术》门店部分等,同时该基地还是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的培训场所。

  3.4整合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课改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根据企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共同制订教学方案,共同选择教学内容,共同编写教材,大刀阔斧地对课程内容进行纵、横双向整合和优化,使开设的课程更符合企业的需要,更适应社会需求;在实践教学上,以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职业能力、专业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开发出具有企业特色的以“就业热身”为主线的实训课程。

  3.5联合承担研究项目

  依托专业师资资源库和基地,联合承担教研和科研项目,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等教育教学项目以及药店盈利模式、校企合作机制、药店选址、药品安全库存、药店会员制营销等方面的研究项目。

  4 合作机制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明大药房校内实验药店和物流中心建立了“利益依存、市场运作、人才共享”的“内置共同体”式校企合作机制。一是利益上的相互依存,使共同体双方联系更加紧密。仅从学校方面讲,虽然向合作企业提供了本属于自己的设备、场地等学校资源,并提供给企业教师一定的课时津贴,但带来的却是以财力、物力换不到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内置共同体”式实训基地将教育的价值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经营价值链的组成部分。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更利于企业与学校的发展。“内置共同体”式实训基地这一实体作为校企双方的下属部门,与企业一样独立核算成本与收益,克服了向学校提供教育产品与服务的短期行为,稳定性和可靠性大为增强。三是实现人才共享,一方面校企双方充分共享专业师资库资源,共同参与学校和企业教育、培训以及项目研究,做到既是学校人又是企业人;另一方面,共同体培养的学生也成为了学校和企业共同的成果,做到既是学生又是员工。

  同时正因为教育过程与企业经营过程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提高有了企业检验的标准,解决了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等难题。

  5 合作成效和社会评价

  5.1推动了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

  基于真实工作情境,推动了《药店经营与管理》、《医药商品学》、《医药营销》、《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GSP管理技术》、《药品保管与养护》、《医药消费者行为分析》等7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完成了1800名学生,36000学时的实践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前4门专业核心课程已获评校级优秀课程,同时开发了相应的校本教材。《药店经营与管理实用技术》获批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并作为全国医药类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将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底出版。

  5.2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基地运行三年来,不仅为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培养“准店长”30余名,其中韦凯、张娜、戴晶洁等12名学生在毕业后3个月就提任为公司下属药店的正式店长,韦凯现任校内实验药店的店长,比通常的店长成长之路缩短了至少1年时间;而且还为宁波海王星辰健康大药房有限公司、宁波彩虹大药房等知名医药连锁企业培养输送了20多名店长和经理;另外还有多名“准店长”班的学生毕业后即自行开办药店创业。

  5.3 联合组建了专业师资库,服务社会 

  组建了动态互补的专业师资库,其中进库的6名学校专业教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具备了双师素质,而且联合承担了教研、科研以及社会服务项目8项,特别是联合为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公司以及宁波彩虹大药房有限公司提供了多次员工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3 吴锦老师在给企业员工培训

  5.4 “准店长”班毕业生受到社会好评

  学校一直十分重视对“准店长”班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与紧密合作企业建立了定期随访随调制度,据近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内置共同体”培养的“准店长”班学生在企业更能安心工作,跳巢率较低,超过70%的学生留在首次就业单位;超过40%的学生获得了升迁;学生普遍认为母校对其职业成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树立了职业理想(81%)、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80%)以及个人综合素质(85%)的培养。同时企业方对“准店长”班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适应发展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相比其他院校同类毕业生具有较大的优势(90%),未来升迁的优势比较大。

版权所有: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备案:浙ICP备11036339号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四明路666号